2018-03-12 绵阳市民政局 阅读模式
2月28日,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在绵阳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系列重要会议和2018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全市民政工作,部署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任务,奋力开启绵阳民政事业新征程。会议由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志勇主持,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福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民政局党组成员、调研员出席会议。
会上,周福兰作了《彰显为民爱民情怀 全力助推绵阳发展 奋力开启绵阳民政事业新征程》的主题讲话。周福兰指出,2017年,全市民政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1134”(贯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一大工作理念,不断深化“五个民政”建设路径一大路径,着力夯实托底、服务、促发展三大民政功能,全力突出困难群体救助有保障、特殊群体福利有保障、优抚群体政策有保障、公共服务基础有保障四大保障)工作思路贯彻始终,全面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连续3年被省民政厅评选为目标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全年获得各类上级奖项28项,承担国家级改革试点2项,省级试点项目4项,承接国家级(省级)调研、现场会11次。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全局意识、担当意识、民本意识进一步提振,“比、学、赶、超”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生动局面蔚然成风。
周福兰指出,全市民政系统要发扬益西达瓦厅长在全省民政工作会上提出了“奉献、担当、开拓、拼搏、干净”的四川民政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新定位、新任务,紧紧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奋斗目标,切实承担起着力在发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点任务,聚焦民政工作主责,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贯穿“民政能力提升”工作主线,着力“四个作用”发挥,突出“九个强化”重点,奋力开启绵阳民政事业新征程,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贡献民政力量。
周福兰要求,2018年,全市民政系统要重点围绕“九个强化”,拿出具体举措,明确工作时限,强化督促检查,全面确保年度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自觉。全市民政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各项要求。党组(党委)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好班子、带好队伍、当好表率。要强化压力传导,把责任传导给每个班子成员和下一级党组织,传导到基层,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及时跟进对策措施,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二是强化兜底保障,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抓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加强与扶贫部门协同配合,继续抓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着力推进低保对象共享扶贫优惠政策,防止低保对象与建卡贫困人口之间形成政策“鸿沟”。不断提升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发放等手续和资料,有效减少和遏制“骗保”“错保”等问题。切实管好用好争取好低保资金。加快低保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充分发挥低保资金使用效益,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强化灾害应对,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抓紧出台《绵阳市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坚持各项机制贯彻落实。建立完善的督导机制,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各项机制落到实处。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全市应急指挥体系能力建设,实现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化综合指挥体系“指挥高效、反应灵敏、决策科学、行动迅速”的目标。四是强化服务供给,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产业。围绕新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人数等目标任务,再添措施,确保老龄工作落到实处。着重抓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企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涉老医疗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等多元化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提高政府保障对象供养水平,养老服务业增长率达9.5%,年产值占全市服务业的5%。民办养老机构占比突破5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贯彻落实《绵阳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到2018年底全市初步建成以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整合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村级综合活动阵地、老年协会等资源的“1+N”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为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持续、可复制的试点经验。五是强化基层民主,扎实推进“1+N”基层治理模式创新。认真贯彻《四川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以社区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社工队伍和居民志愿服务力量,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切实把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进一步总结提炼,不断完善“三治协同”模式,扩大“三治协同”模式适用范围,增强“三治协同”模式影响力,发挥“三治协同”模式先进性。继续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在农村社区试点建设中找方法、找方向、解难题,助推全市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组织村(居)民有序开展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服务工作监督评价活动,采用民意调查、民情恳谈、民事协商等形式,切实保障居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六是强化培育监管,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坚持积极培育引导和严格依法管理并重,继续推进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开展慈善组织认定工作。完善落实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政策,着力推进社会工作和脱贫攻坚领域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优化年检工作,建立完善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日常巡检制度,探索社会组织负责人约谈、信息公开、资金监管、内控管理、“黑名单”等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加强直接登记和脱钩后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探索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七是强化政策落实,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巩固双拥创建成果,创新双拥形式和内容,指导做好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工作。做好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和自然增长机制工作,按时、足额落实抚恤补助待遇。做好优抚业务培训工作,加强优抚事业单位服务能力建设。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数据采集和信息完善工作,落实民政部出台的《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办法(试行)》,做好符合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岗位落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补助发放和伤病残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增强军供区域保障能力,加强军供站现代化、规范化建设。八是强化保障提升,全面优化社会服务。深入推进殡葬事业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各殡仪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管,持续推进惠民殡葬和节地生态安葬。坚决落实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组织召开绵阳市儿童关爱保护保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明确部门职责,积极推进市级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加强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胡业务培训,制定“儿童福利督导员工作手册”,开展经常化、常态化,破解儿童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全面强化全域救助体系。加强对托养机构的监督管理,继续做好滞留人员的安置照料工作。落实好“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提升区划地名工作水平。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乡改镇和镇改街道办事处工作。抓好省、市政府批复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事项的实施工作,做好区划调整后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做好2018年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加快推进《绵阳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组织实施。九是强化基层基础,稳步提升民政综合能力。贯彻落实《绵阳市民政系统“七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研究建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和依法行政责任制。加快推进民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规范运行。加强民政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推进民政领域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社区建设、养老服务、救助服务、社会工作等领域地方标准。继续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民政业务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运用。进一步加大民政新闻宣传力度,丰富绵阳民政微信工作号内容。加强文秘、档案和保密等工作。巩固安全生产工作。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措施,重点围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严密防范和避免发生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及人身安全事件,确保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
会上,还宣读了《关于2017年度各县市区(园区)民政工作绩效管理考核情况的通报》,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分别就各自分管的领域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市老龄办主任谢明强就2018年工作安排作了发言。
各县市区、科学城民政局,各园区社发局主要负责人及办公室主任,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文章关键词: